关于开展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关于开展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浙大教发[2006]47号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 》(教高 [2005]8 号)的文件精神,实施我校本科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推进我校本科实验教学改革,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促进本科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共享,建设一批高水平并具有辐射和示范作用的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特提出我校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一 、总体建设目标

按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和《浙江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见附件)的要求,进一步贯彻“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加强学生实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实验教学、实验队伍、实验室管理模式、设备与环境等方面取得显著建设成效,形成特色,经过 2年左右时间的建设,力争有5个左右实验教学中心成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10个左右的实验教学中心成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 、建设要求

1.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工作是学校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将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工作,对申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实验中心在相关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

2.各学院应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入学院的重要工作。根据学校要求,对照《浙江大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评审指标体系》(见附件),加强领导和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对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经费投入、人员管理等方面予以落实,高质量、高水平的完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任务。

3.通过建设,经学院组织评估验收认为达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求的实验教学中心,由学院向学校推荐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学校评审的基础上,由学校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国家级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三、建设原则

1.系统性原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必须根据所覆盖专业的不同教学需要,对所承担的实验课程内容、体系以及学生知识与能力培养结构等方面进行整体和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并在仪器设备、实验教师、实验教学管理、环境等方面的配套进行建设以适应和满足教学需要,使其形成目标明确、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2.先进性原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要充分考虑建设内容的先进性。在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方法与手段、实验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实验室管理等方面与学科前沿相衔接,体现时代特点,具有自己的特色,在区域范围内具有广泛的辐射作用。

3.开放性原则: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仪器设备、实验内容、形式等多方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支持学生到实验室开展各种形式的课外实践、学科竞赛及自主发明,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创新型高素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四、建设内容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应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实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为基础,以高素质实验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教学条件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教学中心的使用效益,其主要内容为:

1.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验教学观念
教育理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先进,坚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协调发展,注重对学生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验思路、方法的培养。重视实验教学,充分认识并落实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中的地位,逐步形成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同步发展的理念与氛围。

2.先进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和方法
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建立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科学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引入、集成信息技术等现代技术,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在实验课程中的比例。形成新型的适应学生能力培养、鼓励探索的多元实验考核方法和实验教学模式,构建学生“自我学习、自由探索、自主实验,自行管理”的实验教学平台。

3.先进的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模式和组织结构
重视实验教学队伍建设,制定相应的政策,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高水平教师投入实验教学工作。建设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队伍互通,教学、科研、技术兼容,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结构合理的实验教学团队。建立实验教学队伍知识、技术不断更新的科学有效的培养培训制度。形成一支由学术带头人或高水平教授负责,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熟悉实验技术,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4.先进的仪器设备配置思路和安全环境配置条件
仪器设备配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满足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等现代实验教学的要求。实验室环境、安全、环保符合国家规范,设计人性化,具备信息化和网络化条件,运行维护保障措施得力,适应开放管理和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

5.先进的实验室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
依据院系和学科的特点,整合分散建设、分散管理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资源,建设面向多学科、多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心。理顺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制,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统筹安排、调配、使用实验教学资源和相关教育资源,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建立网络化的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信息平台,实现网上辅助教学和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能力的有效管理机制,创造学生自主实验、个性化学习的实验环境。建立实验教学的科学评价机制,引导教师积极改革创新。建立实验教学开放运行的政策、经费、人事等保障机制,完善实验教学质量保证体系。

6.鲜明的实验教学特色
 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成果丰富,受益面广,具有示范辐射效应。学生实验兴趣浓厚,积极主动,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实验创新成果丰富。

                                                                  教  务  处

                                                     二OO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