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

      计算机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原则是:既要有远大目标,又要面对现实;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坚持特色,以点带面。 改革的思路包括四个方面:

(一) 建立完整的实验教学体系: 根据计算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趋势和市场应用特性,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成果,通过充实实验教学内容和更新实验教学方法,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转化为最贴近技术前沿和市场需求的实际应用能力。以ISO9000:2000质量体系的视角,将培养过程组合成一个持续改进的质量环,按照培养基础、训练技能、研究创新三层次,来整合相关实验课程。 新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体系分四个环节:基础实验教学、硬件实验教学、软件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

1. 基础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 改革思路是摒弃传统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更新教学理念,强化基本能力的训练。教学模式也从传授知识转为培养能力,考核更侧重对学生编程水平的测试。

2. 硬件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 改革思路是以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为基础、一种FPGA板卡及配套辅助设计软件工具为主线,贯穿整个计算机硬件设计技术。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分成一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活动,每一门实验课程就是一个过程。一个过程的输出会直接成为下一个过程的输入。也就是强调各门实验课程内容前后相继,各门课程实验与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前后相贯。在学生完成硬件课程体系学习并完成相应实验后,能掌握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具有熟练应用相关软硬件工具的技能。

3. 软件实验教学环节的改革: 改革思路是重点加强学生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以及项目实践能力的锻炼。秉承“Computer+X” 的人才培养理念,结合行业应用需要培养跨学科人才。

4. 课外实践活动环节的改革: 改革思路是通过丰富多彩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加深课程知识的理解,培养适合现代化建设的应用能力。主要包括科技竞赛、科研实践和企业实习。

(二)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教学有其一定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计算机学科是一个面向工程的应用学科,因此工程性训练非常重要。国内各重点大学的计算机学院和软件学院的多门课程虽然较早就选用了国外的原版教材,课程体系也基本使用CC2001(ACM/IEEE Computing Curricula 2001),但这些不同课程的教材来自国外不同的大学,各教材之间内容往往不能很好衔接。 以计算机专业的系统类课程为例,目前主要课程是逻辑与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等。这些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概念多,有较多的内容重叠。例如,运算器结构在逻辑与计算机基础中要介绍,在计算机组成原理中也要介绍;虚拟存储器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中都要介绍,从而造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中存在许多内容的重叠。 目前的大多数学校的软件工程课包罗了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软件开发的全过程。在一门课程中介绍这么多内容,是不可能深入的,只能把重点放在分析与设计上。于是,对于软件开发极为重要的程序测试,只能蜻蜓点水般的介绍。随着课时的压缩,各门课程在教学内容的覆盖面与深度要求上的矛盾更为突出,一方面,每门课都觉得要讲的内容很多而因学时关系而放弃了一些原本应该涵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因为多门实验课程各自为政、内容重叠而占用了宝贵的学时。 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思路从培养计算机高级设计人才目标出发,按教学系统性、先进性、强调技能培养的要求,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间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意内容和进度的合理衔接。

(三) 实验教学考核办法的改革: 课程考核的方式和方法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能很好地激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实验教学考核办法的改革思路是增加项目式考核方法和答辩式考核方法。灵活使用一种或多种考核方法。

(四) 实验支撑环境的建设: 实验室建设是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近年来,随着“211”、“985”工程,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以及新校区建设的相继投入,中心的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特别是专业课教学实验室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后一段时期,实验室建设的重点将转入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五) 实验教材的建设: 计算机学院始终认为本科教学质量要提高,师资之外就是教材。跟踪和引进国外最新原版教材是我院本科教学的特色之一,也是学院实验课程建设指导小组的工作职责之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