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成功举行
2015年4月12日,在美好的春日里,浙江大学第十五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计算中心成功举行。作为一项已经成功举办多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的程序设计竞赛,该赛事一直以来都深受浙大学子和广大编程爱好者的追捧和热爱,这也是他们展现自己编程实力的舞台。据悉,本次竞赛共有124支队伍参加,成绩优秀的队伍将代表浙江大学参加两周后举行的浙江省第十二届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
早7点,清晨的薄雾刚刚散开,计算机学院学生会工作人员、志愿者们就都已经到位了。7点半左右,已经有参赛队伍陆陆续续来到计算中心门前等待,队员们都带着期待的笑容相互讨论着,充满了自信。不一会儿参赛队伍渐渐多了起来,工作人员维持着现场的秩序,安排队伍轮流抽签并登记,然后领取自己队伍的名牌。
图为参赛队伍进行签到
早9点整,开幕式正式开始。开幕式由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研处毛一平老师主持。毛老师首先介绍了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各位领导、老师,他们是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教研处副处长金娟琴老师,浙江大学程序设计竞赛基地创始人陈越老师,计算机学院副院长陈文智老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楼策英老师,浙江大学本科生院魏志渊老师,竞赛裁判组组长、计算机学院翁恺老师,竞赛命题组组长、浙江大学程序设计竞赛基地负责人王灿老师,计算机学院团委王巍贺老师。
金娟琴老师、陈越老师、陈文智老师先后在讲话中纷纷表达了对参赛选手们的期望和祝愿,对同学们提出了几点要求,并预祝本次竞赛圆满结束。最后,总裁判长翁恺老师宣布了此次竞赛的规则及竞赛的注意事项。开幕式过后,参赛队伍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进入机房开始试机,而竞赛的的气息仿佛已经悄悄来临:虽是试机,各个队伍却都毫不懈怠,认真的讨论着并敲击着键盘。11点30分,试机时间截止,各选手们陆续被清离赛场,大家期待着下午正式比赛的开始。
图为开幕式现场
图为出席领导、老师
12点半时,计算中心已被热情的参赛队员们包围,选手们脸上满是笑容,一边开玩笑地猜测比赛难度,一边相互鼓舞打气。而与此同时,负责本次赛事准备和服务工作的计算机学院学生会工作人员们,也完成了对本次竞赛的场地布置和相关工作,裁判人员、监督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也已经各就各位,和选手一同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图为参赛选手入场
下午1点,在所有队伍顺利入场就绪后,本次浙江大学大学生程设竞赛正式开始。机房内的气氛突然开始变得不一样,所有选手一同盯着试卷和屏幕,迅速阅读题目并思索着,指尖落在键盘上发出的清脆响声开始在机房中欢腾。本次比赛持续四个小时,所有参赛队伍将面对A、B、C、D、E、 F、G、H、I一共9道题目。而每道题对应一种颜色的气球,每当有队伍成功答出一道题目时,将会由工作人员将相应颜色的气球送至队伍桌面上。
图为比赛现场
比赛开始仅仅三分钟,一支名为“B-spline”的队伍就已经成功提交了他们的第一道题目,工作人员惊叹着,将紫色的气球放到他们的桌前,并对他们表示祝贺。紧接着,代表各个队伍的响亮名称陆续的在后场工作人员的屏幕上出现,工作人员们马不停蹄地运送不同颜色的气球。比赛对于队伍内部的沟通是没有过多限制的,而这让比赛的气氛相当热烈,有的队伍三个人一齐盯着屏幕眉头紧锁,有的队伍低着头奋笔疾书,有的队伍则激烈讨论。下午3点半,赛程已经过半,而机房内大家对于比赛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敲击键盘的响声充满了整个机房,大家都在紧张的讨论分析着题目,时不时有队伍发出欢呼声,相互击掌庆祝。而工作人员也毫不懈怠,认真的守在现场,来回给队伍送气球。
下午5点整,比赛系统正式关闭,在参赛队伍的感叹声中,比赛结束。最终,名为“Border of Life”,“Acumen”和“Water”的参赛队伍分别以答对8道、7道、7道题目的成绩获得了前三名。许多队员手中拿着五彩的气球合影留念,本届浙江大学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圆满落下帷幕。每场比赛都会有人欢呼雀跃,也总会有人留下些许遗憾,但我们共同拥有的,是这一次美好的回忆和对明天更多的期待。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浙江大学程序设计竞赛基地
计算机学院学生会暨班级联盟